为恢复煤炭出口量,蒙古国开启“口岸复兴”政策
来源:今日智库 发布时间:2022-02-23 09:29:00
2月14日蒙古国政府宣布全面开放边境,为防止新冠疫情感染在边境蔓延并扰乱进出口,扎门乌德口岸、阿拉坦布拉格口岸、二连查布口岸、布尔干口岸、宝尔哨口岸、嘎顺苏海图口岸、杭吉口岸、西伯库伦口岸和查干淖尔口岸仍实施防灾高度警戒状态。蒙古政府指示所在地区领导要对口岸所在地区实施防疫监督。据统计,今年的1月份,蒙古国矿产品的出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9%;出口煤炭62.34万吨,同比下降75.05%。对蒙古国的外贸产生了严重影响。
在2022年2月17日举行的题目为“加强地方层面落实新复兴政策”的统一研讨会上蒙古国副总理C.阿木尔赛汗表示:“在取消全国范围内的防灾高度警戒状态,经过很长时间后转移到“黄色”等级,开始实施“新复兴政策”之时,复苏蒙古国经济框架要特别注意让口岸的活动正常运行工作”。新复兴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关于“口岸复兴政策”。尤其对于抓紧启动用铁路连接嘎顺苏海图、杭吉、毕其格图、西伯呼伦和阿日查苏日口岸工作。
其中全长为416公里塔本陶勒盖煤矿至宗巴彦方向预计将于今年3月15日开始试运行,由TT矿至嘎顺苏海图/甘其毛都口岸方向的新建铁路于预计今年7月15日前投入运行。很多人士目前普遍认为,TT矿至嘎顺苏海图口岸方向的铁路正式投入使用以后,每年可以运输出口3000万吨煤炭,并且起到增加矿产品的出口量、降低运输费用、增加就业岗位等作用。
蒙古国交通运输发展部长鲁•哈勒塔尔表示:“疫情告诫我们进出口不能仅依赖一个口岸,更需要不断提升口岸能力和多样性”。蒙古国与中国和俄罗斯共有13个海上运输协议。实际上,中国大约有10个港口对蒙古国开放,但只充分利用天津港进行进出口贸易,优先利用除天津港其他港口是目前增加蒙古国进出口最优选。此外还有俄罗斯远东港口,以及未来完全有可能用于出口的朝鲜罗津港。因而,蒙古国有机会将炼焦煤出口到除中俄以外的其他国家。
虽然蒙古国官方一直在努力控制疫情,增加口岸的煤炭通车量,但是蒙古国的疫情发展依旧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截至2月21日,蒙古全国范围内新增确诊309人,现有确诊病例4329例,累计确诊病例462,406例。与中国接壤的蒙古国重要省份南戈壁省新增感染人数34例,疫情形势持续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