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磋商终落地,中蒙嘎顺苏海图-甘其毛都口岸铁路启动建设

来源:今日智库 发布时间:2025-05-15 17:14:15

2025年5月14日,中蒙两国共同见证了嘎顺苏海图-甘其毛都口岸跨境铁路的开工仪式,这一项目标志着继1956年二连浩特至扎门乌德铁路通车后,时隔近70年中蒙第二条跨境铁路的实质性建设。这条全长8081米的铁路项目历经17年谈判、60余轮磋商,最终破局并进入实施阶段,不仅将极大提升蒙古国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出口能力,更将重塑中蒙经贸合作格局,对"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地区的推进具有里程碑意义。

嘎顺苏海图-甘其毛都口岸跨境铁路项目的历史可追溯至2004年,这一构想源于蒙古国寻求突破矿产出口运输瓶颈的战略需求。蒙古作为资源富集国家,煤炭出口占其出口总量的90%以上,然而长期以来,其矿产运输严重依赖效率低下且受季节性限制的公路运输。2024年数据显示,蒙古国货运中公路运输占比高达64.9%,而铁路运输仅为35%,年运输量4590万吨,这种不平衡的运输结构严重制约了蒙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自2008年起,中蒙双方围绕该项目进行了超过60轮谈判,谈判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核心议题:轨距标准、建设模式和煤炭定价机制。蒙古国作为传统使用1520毫米宽轨的国家,与中国使用的1435毫米标准轨存在技术差异,这一"轨距之争"成为项目长期搁置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外,蒙古政府更迭频繁、矿产开发权益分配以及地缘政治考量等因素,也多次导致项目陷入停滞状态。

2024年该项目有了转折。4月,中蒙签署《关于共同建设嘎顺苏海图—甘其毛都口岸跨境铁路桥的协定》;11月5日,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期间,双方进一步推进了项目重启;12月25日,蒙古国总理批准了该跨境铁路项目的决议草案。进入2025年,项目推进明显加速:2月14日,中蒙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全面合作协议;3月27日,蒙古国议会批准该协议;最终于5月14日举行开工仪式。

嘎顺苏海图-甘其毛都口岸跨境铁路作为中蒙基础设施合作的标志性工程,其技术方案经过长期磋商已形成明确规划。根据公开资料,该项目全长8081米,采用UIC 60钢轨标准,将同时建设宽轨(1520毫米)和准轨(1435毫米)两条主干线,并配套建设长达5441米的桥梁设施。这种双轨距并行的设计方案巧妙地解决了中蒙两国铁路轨距差异的历史难题,既尊重了各自的技术标准,又确保了跨境运输的无缝衔接。

中国境内段由国家能源集团投资建设,蒙古境内段则由塔本陶勒盖铁路公司负责,项目总投资中蒙古方承担约2.82亿美元(9760亿图格里克)。这种分工模式既保证了建设效率,又尊重了双方主权和建设标准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在谈判过程中,蒙古方曾提议"统一项目、统一承包商"的建设模式,但中方坚持通过竞争性国际化招标确定建设方,最终蒙古政府同意依据《国家和地方财产货物、工程和服务采购法》进行公开招标,这为中资企业参与项目建设运营创造了重要机遇。

项目计划于2025年4月开工,原定2027年竣工,但开工仪式实际于5月14日举行,显示项目略有延迟但仍快速推进。建成后,该铁路年运输能力将达到3000万吨货物,能够承担蒙古国55%-60%的煤炭出口任务,将极大缓解当前甘其毛都口岸公路运输的压力。